藏族的绘画艺术中最有特色的是壁画和唐卡。
1、壁画:藏族的壁画主要保存在寺院的墙壁上,流传非常广泛,可以说有寺就有画(唐卡亦然)。倘若将一座寺院当作一个小壁画窟,全藏寺院壁画数量之大是难以计算的。壁画的题材主要是围绕宗教内容的。大量的是佛教众神像,如释迦牟尼、文殊菩萨、四大天王、罗汉、度母、仙女、护法神,像千佛图等。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也是壁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一些涉及宗教,有些不一定涉及宗教人物和事件。如:聂赤赞普为王图;五难婚使及迎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米拉日巴拜师求学,五世达赖朝见清顺治皇帝,以及历辈达赖、班禅及历代高僧的传记画像等。还有诸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等讲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佛教教义,有些壁画形同明细地图,如五台山图、扎什伦布寺图画着山形地貌、分布布局等。
藏族壁画家们对绘画的基本技术多是依据《绘画度量经》的原则进行绘画的,其中既有量度比例,又有参照技法。印度的《画论》也译为藏文流传于世,成为绘画界的重要指导理论。对藏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受到深刻影响。
2、唐卡:唐卡是一种可以悬挂在墙上的卷轴画或丝绣,绵缎镶边。唐卡与壁画的内容或表现技法都十分类似。有宗教画、传记画、肖像画、故事画、风俗画、建筑画、历史画,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唐嘎的种类也很丰富,主要有刺绣唐卡、丝唐卡、织锦唐卡、堆绣(也称贴花唐卡)、绘画唐卡、珍珠唐卡。唐卡画的题材基本上和壁画一样。有些唐卡画选材上具有一定份量,使之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它的历史“文献”价值大大超过了它的艺术观赏价值。许多寺庙里都保存悬挂着数以千计的唐卡画,尤以唐卡画传独领风骚。唐卡画也用在医学领域,有人体穴位图,动物药图、植物药图,生命形成、生长、老死图等等。唐卡的品种和质地不同,制作的方法各异。在布面上绘制的唐卡,先要将干净的白布绷在木框上,涂上一层胶质石灰,用圆石等平滑器物磨平,再构图、上色、作画。其颜料,一般多用藏土就有的石黄、石绿、石青、朱砂等矿物质原料。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上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种种,用色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并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能达到传神动人的效果。藏族唐卡在本民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汉地和邻邦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绘画技艺。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民族特色。
3、藏族雕塑:也有着悠久历史,表现形势也多种多样。就原料分,种类可分为:泥塑、石雕、木雕、玉雕、象牙雕等;铸造——铜像、铁像、金像、银像等。从形式上看,有圆雕、半圆雕、浮雕等;目前所知最早的塑像要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中却杰竹普里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噶尔.东赞宇松等人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艺术珍品。
西藏扎什伦布寺有尊巨大的铜佛,世界第一大铜佛,肩宽11.5米,身高26.5米,一只手长1.2米,脚长4.2米。据说这尊佛像耗黄铜231750斤,黄金6700两,一百多个工匠花了11年工夫才修成。如此巨大的佛像,没有精湛的工艺技术是难以胜任的。
4、酥油花:藏族独具风格的酥油花塑品。它渊源于泥塑,也和汉族的捏面人或捏糖人很相近。它的用料是加入不同颜色的酥油。这种酥油作品,最初作为神佛前的供品。后来相沿发展,成为塑造各种题材的艺术品。这类作品以青海塔尔寺和甘肃夏河拉卜楞寺所塑最为著称。它的题材广泛,造型细腻,线条柔圆、色泽鲜艳、形象生动、多姿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